这个比拼太极端,难怪比试到一半就有人来喊冤!终极画幅镜头的非对称PK之二!《微单杂记》原创首发!

2025-06-04 13:38:05 193


在上周再次刊出《极端画幅镜头的非对称PK》并非是编辑偷懒,其中的隐情是编辑团队正在安排松下DG100-400mm与SIGMA 150-600mm的一次对比测试。

大家要知道松下DG100-400mm是一支为Micaro43规格传感器设计的镜头,这次和它配合的是一台奥林巴斯EM5相机。

而SIGMA 150-600mm镜头则是为了全画幅传感器而设计的超长焦镜头。这次和它配合的是尼康D810相机。

刚接触摄影不久的朋友可能会疑惑。为了照顾到各个层面的读者,我先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解读。

大家看看传感器尺寸对比就明白了。灰色的是36x24mm全尺寸传感器;粉红色的是4/3英寸传感器。相机传感器的差距就这么大。对应的镜头就不说了。

JN江南·体育网页版

没错!就差异这么大!

发起这次测试的一个深层的原因,就是本人老是强调小画幅的镜头天生就具有高分辨率,也相对容易设计。而本人的很多朋友都被我搞得一头雾水。其中也有一位在业内很资深的朋友表示,这和他学到的光学知识不一样。

在使用纯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同时,我打算先从实践当中找一些证据。其实我的上一篇文章《极端画幅镜头的非对称PK》已经从一个侧面解释了这个问题。因此现在需要找到直接一些的证据。

测试开始!真的!我们的一位朋友得知我们的测试已经开始,紧急致电,微信都不用了,直呼这对奥林巴斯和松下的组合太不公平,赶紧停了吧!无奈测试是不可能停的!

上图:FOV 12度,SIGMA设置在200mm, 松下设置在100mm(等效200mm)。左侧为松下镜头,右侧为适马镜头。

上图:FOV 4度,SIGMA设置在600mm, 松下设置在300mm(等效600mm)。左侧为松下镜头,右侧为适马镜头。

我先测试了相同的FOV(视场角)。在这个问题上,由于MICRO43的镜头要达到同样的FOV,需要的物理焦距比较短,因此根据我的理论就是天生吃亏了一些。各为看官要看得仔细一些,还得去我们的网站www.91paizhao.com细细看。可是尽管细节展现不占任何优势,但是您是不是觉得左图的成像对比右图更为“扎实(高反差)”一些。

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相同物理焦距下的对比。

上图:同等焦距280mm对比。左侧为松下镜头,右侧为适马镜头。

上图:同等焦距400mm对比。左侧为松下镜头,右侧为适马镜头。我们基本排除了焦距设定的误差,在EXIF信息里已经检查了设置的焦距。但是因为屏幕打印分辨率的设置有差异,以至于放大倍率上,还是有一些差异,请谅解!

备注一下:松下这个镜头的官方MTF图显示出来,这个镜头的优势是在于长焦端。

上图:我将上面一幅图的局部进一步放大对比,请留意砖缝细节。

如果您去我们的网站仔细看图,细节一览无遗。在同等焦距情况下松下DG100-400mm的镜头要好于适马150-600mm镜头。这个结果让很多人诧异不已!

其实,这个符合我的理论预期。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,我还多准备了一支镜皇,用相同的奥林巴斯EM5机身来说明问题。证明不是适马的镜头设计的不好。

就是它。

这个比拼太极端,难怪比试到一半就有人来喊冤!终极画幅镜头的非对称PK之二!《微单杂记》原创首发!

看得清楚一点。是我的LEICA R105-280mm。设计和制造都是无可挑剔的。

上图:同等焦距280mm对比。左侧为松下镜头,右侧为徕卡镜头。备注:徕卡这款镜头的MTF我仔细阅读过无数遍,最佳焦距并非在最长的280mm端;而松下的MTF也显示在280mm也并非这款镜头最佳的焦距段)

上图:我将上图进一步截取细节。请留意E字旁那块砖头的差异。右侧徕卡镜头的细节被吃掉了,而左侧松下镜头完美保留了砖头气孔的细节。 我安装了具有大图浏览功能的浏览器,在通过电脑浏览网页时,您如果点击“浏览大图”就可以轻松对比本文的所有图片。

在我们的网站上对比一下照片,您可以看到,这支小小的松下镜头几乎轻松地胜出徕卡一筹。

在这里我要一如既往地强调,并非适马的镜头设计的不好,而是已经设计得非常好!非常努力!可是在近轴(临近光轴)的中心成像区域这一最容易设计、最容易优化的部分却输给MICRO43规格的镜头。这个不是设计和制造的问题,而是原理的问题!

在下一节特别课程里,我要从原理性的角度来揭示一下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